“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专题研讨活动成功举办

作者:宋青红 2025-06-16

6月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专题研讨活动。本次研讨会由宋青红副教授主持,学院思政课教师生代表参加。

会议指出,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战略指引下,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培育青年学生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重要使命。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对于培育具有深厚家国情怀、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如何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已然成为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课题。

研讨会围绕两个核心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一是价值意蕴方面,重点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和教育功能。与会教师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重强调各民族在历史、文化和利益层面的整体性与不可分割性,其核心在于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格局的认同与维护。通过思政课教学,系统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逻辑,有助于学生从理论高度深刻理解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从而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二是实践路径方面,教师们分享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创新思路。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着重阐述各民族在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过程中的并肩战斗,让学生深切体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大凝聚力;在《中国共产党历史》课程中,梳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团结带领各民族群众共同奋斗的光辉历程,引导学生感悟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此次研讨活动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平台,对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培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具有积极意义。

活动现场


供稿:上海理工大学2025年度教师发展研究重点项目(CFTD2025ZD15



已有10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