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不走样,在线教学高质量 ——材料与化学学院在线教学风采

作者:材化学院 2022-04-25

       自3月份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全校暂停线下教学,开启课程的在线教学模式。为了保障在线教学质量“不打折、不走样”,机电材料与成型系制定了有特色的自查和督查机制,开展听课、评课工作,第一时间了解线上教学效果、老师和学生的问题。老师们通过共享教学自查情况相互学习、激励,各显神通花式互动干起了主播教学,充分挖掘抗疫思政元素设计课程内容,积极探索实践课程在线教学模式,让云端课堂变得色彩斑斓,保障了在线教学质量。

       每周在线共享教学自查和督查

疫情期间老师们各自在家在线教学,为了梳理老师们每周教学情况、增加老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机电材料与成型系设计了腾讯在线文档,任课教师每周分享课程教学自查情况,及时反馈教学平台的使用、教学资料的上传、课前课后作业的布置、存在的问题及举措等方面,并通过不断完善突出了教学特色和课程思政等落实情况,以及课程思政中的抗疫元素、教学建议等。通过有效的课程反馈机制,师生之间的沟通在线且及时,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有效保证了线上教学质量。

腾讯共享表格汇总每周在线教学自查情况

孙明老师《材料成型液气传动》课程线上教学


       花式互动添课堂趣味

课堂是教学的第一阵地,而今这个阵地从教室挪到了线上,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自主学习意识差的现象。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老师也迅速转变思路更新技术,花式互动交流,师生共同探讨。一位位教学“主播”新鲜出炉,老师们采用新颖的随机选人、弹幕联通、开麦提神等多种方式互动,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陈爱英老师在讲授《现代材料分析方法(英)》课程时,以"加强基础、培养能力、重视应用、开拓思维"为指导思想,采用分组讨论式教学,以示范性案例分析为引导,把先进功能材料的新发展和现代分析的新手段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同时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做到线上听讲,线下讨论,传授教学经验,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质量。


陈爱英老师分组讨论式在线教学


       课程思政接地气,教书育人两不误

课程思政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需贯穿教学全过程。牢固确立每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每位教师都肩负育人责任,真正做到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传播宏大主题的同时结合实际专业课程问题,让课程思政更接地气,不断增强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李晓燕老师在《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的过程中,将抗疫物资与材料成型的过程和质量控制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热爱专业,激发学生爱校爱国的情怀。邱碧薇老师在研究生《高分子材料学》课的第一次课堂上就针对新冠疫情和高分子材料结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常见的高分子防疫产品,比如医用口罩、防护服、防护面罩、橡胶手套、抗原检测管等,你了解它们是用什么高分子材料制作的吗?阻断病毒的原理是什么呢?如何生产出合格的抗疫防护产品呢?”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深度思考,踊跃报名做相关主题汇报,通过专题学习分享和研讨教学模式讲授研究生专业课,避免了专业知识输灌式教学,启发了研究生的学术思维和创新意识。抗疫思政专题和专业知识的结合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在授课中也激励年轻人勇于担当,立科研报国之志向。

李晓燕、邱碧薇两位老师结合当前抗疫产品开展课程思政


      实践课在线教学中打磨工匠精神

疫情之下实验教学类课程的线上教学困难重重,如何保质保量完成教学是一大难题。熊巍老师所承担的《注塑模具课程设计》是非常考验学生耐心的一门实践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在老师的督促和指导下,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针对每个学生提交上来的设计图纸,手把手的进行指导和反复修改。然而,突入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本的教学进度,学生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开始放飞自我。为了重新连上这条线,保证学生能够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完成课程设计,熊巍老师迎难而上、多重并举。首先,通过QQ建立了教学班级群,通过教学群发布阶段性的设计任务和相关的通知;其次,通过一网畅学布置作业并收集阶段性设计图纸,然后录制视频讲清楚设计的要点和步骤,并通过一网畅学进行发布;最后,每周通过Welink网络会议针对每个学生交上来的阶段性设计图纸进行一一指导和修改。

为了培养学生的耐心,在每次的答疑会议开始前,熊巍老师首先会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要求学生以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来反复打磨自己的设计图纸,力求精益求精,并在指导和修改过程中通过对一个个鲜活的实际工程案例剖析,让学生理解精益设计的内涵,不断改善自己的设计,享受着设计成果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

熊巍老师实践课程在线教学探索


      “战疫”期间,机电材料与成型系全体教工携手共进、共克时艰,确保在线教学质量不打折、不走样。虽然疫情拉远了我们和学生的距离,但无法阻挡老师们教学的热情和学生们的求知渴望,相信我们很快会在美丽的校园重逢!



供稿:材料与化学学院


已有846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