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联合开展集体备课

作者: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 2021-03-09

3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联合开展集体备课。备课会由牛海副院长主持,胡绪明副院长、两个教研部全体任课教师参加。

“纲要”教研部刘振华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历认为,“史纲”课程与“毛中特”课程在教材编排体例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好课程资源,以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讲好课程,减少内容的重复性,增强课程教学的新鲜感和时代感是思政课教师必须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刘老师结合“纲要”课程的具体做法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中国化”教研部郭根老师认为,思政课程教学首先需要严格按照教育部教学大纲要求,讲好课程内容,做好价值引领。无论“史纲”课程还是“毛中特”课程,其基本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讲清楚三个“为什么”,并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两门课程的差异性可以通过实际教学的不同侧重点来体现,从而展现课程的鲜活度。“中国化”教研部杨冬磊老师结合教学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同时,杨老师就科学研究如何服务于课程教学等问题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其他任课老师都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畅所欲言,充分讨论,取得了广泛共识。

胡绪明教授结合科研、教学实践感受,以“中国全面现代化是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全面超越”为例阐述自己的观点认为,“史纲”课程与“毛中特”课程的差异性需要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去言说,而这一看似“矛盾”的差异化事实,可以通过不同的叙事(话语)方式和理论架构予以避免,“毛中特”课程需要在史实逻辑上有所取舍,“纲要”课程在理论逻辑上有所突显,而这本质上就是创新。当然,这不仅仅需要教师不断锤炼教学技能,更需要任课教师做好科学研究,坚持科研服务教学。

牛海副院长最后总结指出,两个教研部集体备课会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可以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关切,提升教学效果。牛老师要求教研部老师按照学校要求,做好新学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工作,同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党史、悟思想,做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已有103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