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过程性综合评价考核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主题教学工作坊成功举办

作者: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19-10-17


1015日上午,第11期教学工作坊在综合楼C303成功举办。本次教学工作坊的主题为“课程过程性综合评价考核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邀请到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刘宝林老师和王欣老师担任分享嘉宾,70多位老师参加。活动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单彦广主持。

课程过程性综合评价考核模式具有评价实施的过程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等特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学习效果、促进全面发展、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能力、发展教学智慧具有重要作用。

刘老师以《现代仪器分析》课程为例,从授课内容、授课方法、考核方式、考试成绩的分数占比等方面介绍了过程性综合评价考核模式。刘老师认为要上好一门课,首先要让老师和学生都忙起来。在《现代仪器分析》这门课进行过程性综合评价的尝试时,他首先让自己忙起来。对于上课所用课件的设计及内容及时更新;学生考勤占一定的成绩比重,缺勤的学生他不会单纯扣分,而是会单独打电话关心了解情况;对于课堂授课,他设计多样化的授课形式,包括教师主讲、学生主讲、研究生讲座、企业讲座等形式;对于学生作业,他都认真批改,一一整理成册并在课程结束时发给学生。同时,他让学生也忙起来,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并设计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和作业形式。令人感动的是,课程结束后刘老师会给每一位同学写一封信,与班级学生合影留念,感谢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付出。同学们也给刘老师回信,感谢刘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有温度的付出,让他们学到了一种思维方式,获取到了最重要的一种精神——“用心”。刘老师的用心触动到了每一位学生,化为他们学习前行的永恒动力。

王欣老师以《食品安全与控制》课程为例,介绍了采用考勤、平时作业、课堂团队讨论、期末考试等多种方式的全程式综合评价模式。王老师的风格与刘老师的温情截然相反,她是“杀手型”老师,比如,在课堂团队讨论和学习小组中,她会密切关注每一个团队的学习和讨论进展,及时进行指导,对于没有达到要求的讨论总结,在辅导帮助学生的同时,一律打回重做,确保讨论的深度和有效性。同时,她将课堂延伸至课外,针对学生的作业及课堂讨论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找到学生进行辅导。两位老师的风格迥异,但是对于学生的热爱是一样的。王老师对课程的精心设计融入到每一个细节,开课前根据不同的用途选用多本教材,并把相关学习资料的获取途径提供给学生;每一次课都有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发思考的设计,比如,她用“食事传真”“食事回顾”作为课程导入,并将这些现实中的食品安全数据转换为直观的图表,通俗易懂的语言,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对于信息和知识的处理能力;每一次课堂团队讨论,在组织形式、讨论主题、过程控制、闭环分析等方面都进行预先的科学设计;每一次平时作业的设计,都体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自己的思考;每一道期末考核试卷的题目和分数占比都考察到学生对相应知识掌握和运用的能力。学生到企业实习,得到赞许和认可时,他们满怀感激,觉得这个“杀手”不太冷。

刘老师和王老师分享结束后,参会教师们针对课程过程性评价在具体实施中的各种细节进行了提问和交流。参会教师认为,两位老师的分享为他们的教学改进提供了不同的法宝,刘老师给了他们“用心”“热爱”“多样化授课形式”三件法宝,王老师给了他们“精心设计”“课外及时辅导”“小组学习”三件法宝。参会教师表示,两位老师为人师者的用心和热爱学生的暖心一直弥漫整个会场,浸润到他们的心底,让他们深受感染,并表示会在自己的课堂中逐渐尝试过程性评价的课程考核模式,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已有85人阅读